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3篇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 镇党委发展村集体经济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镇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秉承“建强一批村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
委发展村集体经济典型经验材料近年来,**镇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秉承“建强一批村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找准一条好路子,壮大一批村集体,造富一方老百姓”思路,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产业发展壮大、资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承租、集体资产发包等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1 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 11 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聚焦“三大举措”,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一是严格标准“选”。利用“换届”契机,坚持“三个一批”,从原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留任一批,从“两委”成员中提任一批,从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创业能手中回引一批,选优配强“致富带头人”队伍。换届后“两委”成员大专以上学历 42 人,较换届前提高 31.3%,平均年龄下降 10.2 岁。
二是多措并举“育”。贯彻落实“导师帮带制”,11 名党政领导与 16 名村主干结成师徒对子。创办乡镇基层党校,采取“1+4”办学模式,设立 1 个理论课堂和 4 个现场教学点,邀请湖南农业大学、县农业局等农技专家,采取“课堂+现场”模式,将实践学习融入“田间地头”,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三是从严从实“管”。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定期考核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奖惩任免、绩效待遇挂钩,2021 年依据考核结果评定基本称职主干 2 人。深入开展换届“回头看”,对村“两委”逐一剖析“画像”,提醒谈话 10 人次,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三大板块”,抓好“产业支撑”这个根本 。
一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烤烟产业是**镇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投入 250 万元新建烤房 17 座、防渗加固烤房 181 座。开展技术培训,定期邀请
专业技术员现场指导烤烟种植,强化烟农种植技能,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做实“五个到户”,组织 941 名党员干部与 7188 户农户结成联户对子,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烤烟优惠补助政策,积极协调做好土地流转、灌溉用水、贷款融资需求。2022 年发展烤烟 4300 亩,预计可实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45 万余元。
二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积极引进能人发展特色产业,投资 1000 万元在文江村建设**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休闲采摘业,每年为文江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1 万余元。推进花椒种植产业,鼓励麻石村支村“两委”牵头成立花椒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部分扶贫资金及村集体结余资金计42 万余元作为启动资金,流转土地 300 亩打造麻石村花椒产业示范基地,带动29 户 130 余人实现就业增收,经营性收入达 20 余万元。
三是积极融入园区配套产业。围绕“背靠园区、立足园区、服务园区”三个定位,主动融入园区建设,做活园区文章。采取“企业+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蔬菜、草皮、葡萄、西瓜、鱼、蛙种养业,为园区企业提供必需的农产品服务,实现产业同频共振。
三、强化“三大保障”,抓实“内生动力”这个核心 一是注重规划引领保障。布局“三路三江三大产业”。即沿马枣公路发展4300 亩烤烟种植基地;沿 106 国道、以麻石江为中心,依托慧科、九怡春生态园发展 1500 亩采摘休闲农业;沿马湖公路、以文江为中心发展蔬菜种植基地 2000亩,以东冲、月岭为中心发展 3400 亩油茶基地。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村均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 11 万余元。
二是强化政策激励保障。出台《**镇进一步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施方案》,明确 10 条激励措施,提升村(居)干部基本保障。村集体经济年度经营性纯收入 10 万元以上的村,经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和“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允许将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净利润的 20%用于奖励兼任村级集体
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村(居)“两委”干部与贡献突出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极大地提振了村(居)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激活“红色动力”保障。深化“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实施“一企一策”服务,按照地域相连、基础相近、产业相通、需求趋同的原则,分别成立**镇经贸联合党支部、**镇农林产业联合党支部、文江村农业产业联合党支部等“两新”组织,涵盖农、林种养产业、农产品加工与建筑产业,实现“两新”组织“两个覆盖”100%,“红色引擎”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
篇二: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
安委会 XX 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安委会 XX 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安委会 XX 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召开县安委会 XX 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国务院、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春节期间及 XX 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刚才,韩县长通报了XX 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近期工作,对下一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请同志们认真收益和乡镇划拨办公经费维持运转,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不少村出现了 互 “三难”现象,即队伍难稳 瑁 定、工作难开展、任务难完 株 成,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顺 利推进和贫困村的如期退出 字 。XX 年以来,该县把发展 坚 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作为 煜 贫困村脱贫退出的自定指标 2 ,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 大三年攻坚活动,探索推行 颉了强村增收“六种模式”, 券 有效增强了村级组织自身造 癞 血功能,提高了村级组织带 腮 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截 脍 止目前,全县 67 个“空壳 骺 村”已有 61 个成功“摘帽 凛 ”,其中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0 万元以上的村 15 个, 蔡 20 万元以上的村 1 个,其 任 他非“空壳村”集体经济收 入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预 夔 计到今年底,所有“空壳村 箬 ”可全部摘帽,所有行政村 抛 集体经
济收入均达 4 万元以 础 上,10 万元以上的村达 2 橥 7 个,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可 菡 望打一个“翻身仗”。XX 羔 年 9 月份,省政府刘奇省长 → 在 XXX 视察调研时,对 X 所 XX 县在脱贫攻坚中注重发 壤 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给予 钚 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 鹫 在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对 膨 XXX 县点名表扬,号召全 箴 省学习借鉴推广。
一、谋 涣 划“拔高一筹”。
从脱贫 ∷ 攻坚的高度来谋划部署村级 Ю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在 亮 工作安排、工作目标、工作 苊 进度上做到与脱贫攻坚“同 颚 频共振”。一是在工作安排 镫 上与脱贫攻坚同等重视。专 鬟 门成立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指 挥部同等规格的“村级集体 嗬 经济发展壮大攻坚年”活动 黟 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 汩 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
在深入调研解剖“麻雀”的 基础上,制定出台了《XX 巷 X 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盎 实施方案》、《专项资金使 把 用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剪 。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疏 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巡查 & 督导、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 癞 ,对未按要求完成摘帽任务 嶂 的“空壳村”实行“一票否 筏 决”。二是在工作目标上与 勰 贫困村退出标准紧密衔接。
缎 在国家、省、市制定的贫困 村退出标准的基础上,自我 导 加压,增加了贫困村集体经 济收入考核内容,明确贫困 萼 村退出当年的村集体经济收 А 入不得低于 4 万元,确保贫 访 困村有能力退出。同时力争 迓 每
个乡镇至少有 1 个村集体 荧 经济收入达到 10 万元以上 х ,今年全县达此标准的村不 低于 25 个。三是在工作进 度上与脱贫攻坚总目标精准 嗽 对接。制定了全县 XX-2 ┫ 017 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蔹 任务安排表,明确 2017 骛 年贫困县“摘帽”时,所有 吖 贫困村必须全部退出,全县 朴 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 ± ”必须全部消灭,非“空壳 牒 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增幅 獗 必须达到 20%以上。
二 、推行“六种模式”。
一 瘟 是“盘活资产模式”。积极 整合村级组织所有的集体闲 庙 置资产,比如旧校舍、旧仓 跆 库、旧礼堂、旧办公场所以 倨 及废旧设施等,通过采取公 佧 开租赁、承包经营、自主开 地 发、买断经营等方式盘活, 裨 让过去的“死资产”变废为 罨 宝。如芙蓉镇五丰村利用地 霭 处县城的优势,将老办公楼 擢 和旧仓库改建成高标准店面 出租,年收入可达 30 万元 摁 ;顺峰乡石富村将经营不善 暑 停产的原村集体砖厂承包出 去,每年增收 3.5 万元。
二是“挖掘资源模式”。充 躞 分挖掘村域内山、水、林、 蹊 土地等自然资源,特别是荒 姓 山、荒水、荒地、荒滩等“ 蝇 四荒”资源潜力,采取自主 膜 经营、租赁、抵押、承包、 蛞 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增加 集体资产收益。如百嘉镇黄 存 南村盘活原村集体废弃砖厂 土地,获取集体土地补偿款 骊 8 万余元;涧田乡涧田村充 分挖掘荒水、荒滩资源潜力 仲 ,兴建面积约 70 多亩的
荷 瀛 龙库汊让农户承包经营,每 嬉 年可收取租金 8000 元。
三是“服务创收模式”。鼓 姨 励村集体着眼“一村一品” 饿 ,围绕中药材、井冈蜜柚、 砰 有机茶叶等全县农业支柱产 援 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膛 为农户提供生资供应、技术 寒 指导、产品销售、信息提供 劬 等服务,或以土地经营权、 郴 资产、资金参股由能人组建 拆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依托 廪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 “党支部+公司+合作社+ 石 农户”运行模式,通过为企 兮 业和农户提供服务、入股分 煺 红等获取收益。比如,顺应 宇 全市全县实施井冈蜜柚“老 浓 乡工程”契机,全县各村积 极流转土地,创建井冈蜜柚 哌 种植基地,并成立专业合作 脬 社,把无种植土地和条件的 贫困户以户均 2 亩的规模全 琛 部吸纳进来,实行统一管理 璺 ,收益由村集体和贫困户共 瘟 同享受。目前,全县井冈蜜 臃柚种植规模已达 5 万亩,不 浜 仅贫困户有了“增收果”, 鲮 村集体也有了长期稳定的“ 澡 摇钱树”。除发展全县支柱 钉 产业外,鼓励各村因地制宜 丽 发展特色产业。五丰镇西源 村外包村集体腐竹厂,并通 ┳ 过加强生产销售服务管理, 联 帮助注册西源腐竹商标,引 彖 导村民做大手工腐竹特色产 觐 业,村集体年增收 2 万元。
四是“实体兴村模式”。借 ` 助当地丰富劳动力、农特产 汴 品等资源优势,吸引外出乡 侵 贤能人带资金、带项目、带 衽 经验回村创办、领办集体经 济实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搽 。如芙蓉镇
龙溪村引进乡贤 创办宇翔红薯加工厂、龙溪 菪 利群制鞋厂等村企,其中红 挫 薯产品通过了 QS 认证获准 铰 上市销售,村集体年效益可 撮 达 7 余万元。同时,出台优 锎 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级 组织充分利用村委会办公楼 爨 一楼或者旧仓库、旧礼堂等 牢 集体资产,建立“扶贫车间 ”,在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 槌 每年收入的同时,村级组织 攉 通过获得租金、财政奖补、 比 中介管理费等办法增加集体 经济收入。如潞田镇东村村 冱 与县工业园区协讯电子对接 ┧ 联系,设立电子产品组装扶 熘 贫车间,村集体年收入可达 蜂 3 万余元。
五是“农旅融 觥 合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 软 设,发挥乡村山水、人文、 慷 农业等资源优势,走农旅融 筲 合发展路子,发展农家乐、 跃 度假村、红色旅游、文化旅 糟 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等, 怠 获得山水流转、餐饮住宿、 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收入。如 闩高陂镇高陂村依托坐落在本 村的国家 3A 旅游景区田北 纽 画村,通过“互联网+”模 淋 式,发展 QQ 农场等体验式 橇 农业,将 30亩地分块租给 躅 城乡游客,年收入 2 万余元 肭 ;枧头镇建村村积极协助村 涝 域内花花世界观光园旅游项 目建设征地、组织务工等, 糇 村集体年收入 5 万元,同时 兼 准备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 淦民宿等,为观光园进行旅游 ㄦ 配套,实现旅游增收。
六 萦 是“特色增收模式”。充分 吖 利用光伏发电政策倾斜,整 合各种资金,在光照条件良 好的村委会大楼、村小学教 型 学
楼等楼顶建设光伏电站, 忑 获得长期性收入。目前,全 县 61个贫困村已实现光伏 篡 电站全覆盖,各村均在村办 绸 公楼顶层平台安装了20- 蒯 40千瓦不等的光伏发电设 考 备,每年收入均在2.8万 河 元以上。芙蓉镇金塘村自建 萦 27 千瓦光伏电站,并利用 争 贫困户房屋屋顶与贫困户股 桁 份合作建设光伏电站共 11 楔 3 万千瓦,每年村集体可得 榜 发电收益 6 万元。目前,根 娄 据省光伏扶贫扩面要求,不 年 仅 61 个贫困村,全县所有 慝 行政村正在加快实施100 千瓦光伏电站建设,助力脱 翡 贫攻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嫉 顺应电商下乡趋势,与阿里 番 巴巴合作开发农村淘宝项目 ,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上 婆 线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村 咎 一品一店”,通过提供产品 债 品牌包装、统一质量把关等 获得集体经济的收益。如窑 汽 头镇横塘村建立农村电商站 钲 点,在网上销售当地的优质 脐橙,XX 年快递量达 10 砣 000 余箱,销售额 100 腠 多万元。
三、强化“三大 泄 支持”。
一是强化人才支 持。在选好配强村“两委” 洪 班子的同时,以开展全县村 Γ 书记、主任教育培训为契机 箅 ,加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 蝶 济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组织 ┠ 了“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未 经济”等专题讨论活动。专 拷 门在县创业孵化中心举办了 靡2 期“空壳村”村干部创业 齄 培训班,除集中授课外,还 Ⅱ 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积极鼓 9 励有条件的村“两委”干部 潞 、社会能人、专业大户等利 & 用各自优势和资源,领办或 铨 创办集体经济
项目或各类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能人 蘑 效应,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 茯 展。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建 椰 立县财政专项帮扶机制,在 原有每年安排 100 万元扶 マ 持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 纠 基础上,2017 年提高到 鄄 200 万元,年收入在 2 万 元以下的村均可提出申请借 取资金 1-5 万元,以解决 发展第一桶金的现实困难, 钪 发挥好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 。按照每个贫困村 20 万元 郭 的标准,财政投入光伏产业 刑 示范点扶持资金 1220 万 脚 元,由村委会牵头组织贫困 ★ 户组建光伏合作社,发电收 石 益由村委会和参股贫困户按 佩 比列分成。实行奖补机制, 褪 年终考核验收时对每个完成 匠 目标任务的“空壳村”进行 帆 奖补,按照集体经济收入不 瞌 同分别奖励 0.3—2 万元 敲 ,其中 70%用于村级组织 “ 发展集体经济,30%奖励 莠 工作出色的村干部,对于超 洋 额完成目标任务的村级组织 曲 ,适当提高奖补标准。三是 ⅷ 加大帮扶支持。加大帮扶支 俩 持力度,对去年集体经济收 ◇ 入在 2 万元以下的行政村, 我 均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 单位挂点帮扶制度,从班子 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 记 、资金支持、引进项目等方 侈 面对挂点村发展集体经济进 反 行结对帮扶,指导、扶持其 伦 盘活集体资产、兴办产业基 丁 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等,形 成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 凶 的工作格局。如挂点帮扶单 位吉安市移动公司、XXX 轱 县林业局和文广新局,共筹 集资金 72 万元,大力帮扶 杞 沙坪镇长桥、里加、梅团村 现 发展茶叶、井冈蜜柚、地产 绌 白酒等产业,三个村集体经 顶 济收入均达 4 万元以上。
篇三: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
集体经济经验材料合集 20 篇 3 万字目录
“五轮驱动〞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极〞 ..................... 3 党建兴业,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音〞 ..................... 7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12 打好“三张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16 “红色领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18 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22 “三项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27 党建驱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28 做活“立体空间〞文章 走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快速路 31 多元化发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活力 .................................. 33 多元化经营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37 精准施策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 40 “三突破〞打造村级集体经济 .......................................... 43 围绕“资源开发〞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元渠道 ............ 46 实践“融资造血〞 ,创新筹资模式共享发展成果 ............ 47 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加速跑〞 .................................. 49 “六抓〞促“六业〞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52 探索路径 发展壮 大村级集体经济 ...................................... 55
“八三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57
多举措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升级版〞 ..............................63
“五轮驱动〞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极〞
XX 县地处 XX ,是国家级贫困县, 12 个乡镇 230个村居中贫困村达 103 个。近年来,XX 县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硬指标,通过“政策撬动、产业驱动、物业拉动、村企联动、示范带动〞五轮驱动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极〞,全部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103 个贫困村的年集体收益全部到达 5 万元以上,培育了一批集体经济强村,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政策撬动〞法:放活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
XX 县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230 个村居全面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制定方案给每个贫困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一名第一书记和一名科技特派员强化指导帮扶,实行“百队帮百村〞方案,安排 229个工作队一对一进行帮扶。该县财政每年安排 3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5%用于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村集体物业用地;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强化金融支持,向 102 家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授信 3.9 亿元,农地贷款累计放贷 3 亿元;投入 1.5
亿元在 103 个贫困村铺开光伏发电工程, 103 个村年均收益到达
4.5 万元。2019 年投入 “ 一村一品 〞 工程资金 5320万元,建设了
25 个 5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示范片区,将工程实施与村级集体经济挂钩,有力撬动集体经济发展。
二、 “ 产业驱动 〞 法:做活土地文章,大力发展富硒产业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土地是命脉,产业是引擎 XX 县全面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流转,聘请 “ 三农 〞 专家担任农村经济发展参谋,以点带面推进 “ 三变 〞 改革,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将土地整治和开发收益转化为村集体收入。充分利用 XX“ 富硒之乡 〞
品牌效应,大力发展 “ 富硒 〞 系列产业。目前,全县已有 135 个村集中流转土地 19.64 万亩,流转率达全县耕地面积的 64% ,发展富硒蔬菜10 万亩,发展烤烟 4.5 万亩,富硒油茶 2 万亩,富硒大豆 5 万亩。骥村社区实行 “ 三变改革 〞 试点,把 400 亩土地整改工程由村集体经营,实行烟、稻、薯、牛生态种养, 2020 年集体收益预计达60 万元。陶岭周家流转 620 亩土地发展富硒三味
辣椒, 集体每年分红 5 万元。
云溪欧家通过新农村建设用地开发,实现 120 万元集体收入,用中央扶持 50 万元开发产业园,进行大田改造发包,村集体年增收 4万元。
三、 “物业拉动〞法:盘活资源资产,大力发展物业经济
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将村集体闲置或低效率使用的旧村部、旧
校舍、旧厂房等存量资产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发展物业经济,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石羊镇地头居委会将集体所有门面收回重 新装修出租, 租金从原来每年 1 万元增加到 8万元。
龙泉吉家村、下车村等 26 个城边村,建设村级门面 106 个,为集体每年增加收入达 95万元。陶岭周家从扶持资金中拿出 40 万元建设辣椒酱 厂房,村集体新增年收入 6 万元。潭田村将老村级活动中心和村办学校修整后出租一年收益达 6万元。
三、“村企联动〞法:用活集体资金,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
XX 县有 118个村把集体资金入股经济实体或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发展 “XX 大豆〞“富硒蔬菜〞“富硒食用菌〞“三味辣椒〞等特色产业,推动集体增收。全县累计发展各类农业企业 290 家、农业龙头企业 28 个、农民合作社 778个、种养大户 800 余户、扶贫车间 29 家,认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9 个。大坪塘黄家舍、金盆镇李仟二、龙泉镇黄沙溪、新圩长富等 60个村,采取“公司+村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龙头企业远鸿菌业公司,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超过 1.2 亿元。金盆镇骆铭孙村与温氏集团合作建设种猪场,以集体土地 入股,集体年收入到达 25 万元,全县有 50个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与温氏集团合作经营,股金分红 3-5万元/年。
四、 “示范带动〞法:激活内生动力,辐射示范带动发展
深入实施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创立经济强村活动,落实中央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工程,辐射联动弱村共同发展。东升村依托东升农场发展富硒蔬菜,带动周边挂兰、莲花塘、米田寺、骥村、大坪塘等村镇抱团发展富硒蔬菜 5 万亩。陶岭仁岗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引进广东惠峰园林绿化,建设惠峰生态农庄,引导群众流转荒山土地共 1740 亩,建成 500亩 “ 三味辣椒 〞 基地,带动周边 8 个村发展 “ 三味辣椒 〞 3000 亩。
党建兴业,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音〞
网络
经验 村级集体经济
近年来,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XX 市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上下联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主动靠前,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实践,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效劳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位推动,整合资源促发展
XX 市委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主要内容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指标,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整体推进。县乡党委统筹整合资源,因地制宜逐村制定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实现途径和扶持措施。
坚持把资金投入和工程引领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抓手,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贫困村倾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XX 县依托资源优势,在下马崖乡发展红枣种植、骆驼养殖,在苇子峡乡发展野山杏,在山南开发区种植林果,形成 特色鲜明的 “ 一村一品 〞 产业,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到达 12 万元以
上。XX 县充分利用中央、 100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县财政配套 500 余万元,梳理历年来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工程,回 笼资金,滚动使用,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工程收入 200 余万 元,村均受益 4 万元以上,形成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支部引领,拓宽路径促增收
富不富,看支部。XX 市注重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传帮带〞作用,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村党组织选准路子、迈好步子,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和资金,在实现保值增值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产业增收型集体经济 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道,结合入户走访、集中宣讲、农牧民夜校,讲乡村振兴、讲脱贫攻坚、讲特色产业,筑牢群众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思想根底。重点帮助村党组织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转方式调结构,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群众〔贫困户〕〞 的模式,推动村集体和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双增收。
XX 县山南开发区围绕葡萄这一支柱产业,修建晾干房、冷藏库,开展葡萄制干、 储藏等产地初加工, 让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 在充分了解掌握本地资源现状根底上,工作队指导村党组织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厂房、场地等资产,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把资产资源变成资本,解决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双清〞清理回收违规承包经营的村集体土地、草场 3.7万亩,与外出务工人员自愿流转土地整合起来,重新发 包经营,促进集体增收,拉动群众收入。
XX 县在交通沿线乡镇 建设集贸市场和交通运输效劳中心,解决就业岗位 115 个,门面、场地出租收益全部归所在村集体所有。
发展效劳创收型集体经济 依托区位优势,鼓励发展三产效劳、乡村旅游等,在推动“一 二三产融合发展 〞 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XX 县苇子峡乡中心村利用区位
优势,将原村委会办公室进行修整后租赁出去,鼓励发动群众从事餐饮、修理、运输等效劳业,村集体年增收 2万余元。XX区西河街道大营门村抓住城市商圈建设机遇,利用土地征迁资金修建 1 栋写字楼,除留用 1 层满足办公需要外,其余 4 层对外出租,年租金收益达 175万元,既改善了村级阵地环境,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三、精准帮带,集智聚力促振兴
工作队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当地实际,帮助村里谋
思路、跑工程、找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门路,为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XX 市政府办公室驻巴里坤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工作队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聚焦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帮助村“两委〞制定精准增收方案,结合景区建设,协调资金修整了“尖山小市场〞、景区创业平台小木屋和售货柜台,免费为村民安装宽带和公共 WiFi 网络,带着 36 户村民开办牧家乐,吸纳 88 名农牧民就业,村党组织通过搭建平台,提供场地设施租赁效劳,村集体年增收 5 万元,参与经营的农牧民人均增收 4000 元以上。
XX 县委宣传部驻下马崖乡中心村工作队发挥该村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指导帮助村“两委〞“多条腿〞走路,通过发展生态果园、成立养殖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达 45 万元。
XX 区人民法院驻某湾乡某湾村工作队利用村级惠民生工程,修建温室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依托当地食用菌种植大户共同开拓市场,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闯出一条抱团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工作队还帮助村“两委〞标准资金的使用管理,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民生建设中去。伊州区西河 街道西菜园村给村里所有 60岁以上的老人购置了人身意外保险;
XX 县花园乡头道河子村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XX 县淖
毛湖镇克尔赛村开展庭院绿化美化、建设卫生厕所……形成了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生建设的良性循环,让农牧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网络
经验 村级集体经济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总书记在小岗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努力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效劳群众的能力。2019 年,全市 103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翻一番,全部消除 5 万元以下薄弱村,10 万元以上村达 70%。
一、坚持党委统筹,强化组织领导
市委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
一是成立专班 市县乡均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专人集中抓。市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建立市县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系制度,帮扶指导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编制规划 市委制定发展集体经济 3 年规划, 明确用地安排、资金工程、
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 1500万元涉农资
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到 2021 年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到达 10 万元以上。指导逐县逐乡编制实施方案,加强资源要素统筹,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引领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加强督导 对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 158 个村,在县乡村申报根底上,由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逐村查看、集中会审,确保工程可行、资金平安。开展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季度述职,将集体经济推进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每年评选集体经济增量、增幅“双十佳〞村,营造比学赶超气氛。
二、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市委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党组织提升影响、整体加强的重要举措,推动基层党组织带着农民抱团发展。
一是发挥村级主体作用 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开展“集体经济发展谁来干、怎么办〞大讨论,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让党员群众议工程、谋产业。由村党组织牵头,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协会〕+农户〞模式, 把党员群众绑在一起干。目前,全市建立产业党组织 1000多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8万家,348万农民入股,人均收入增加15%。
二是...
推荐访问: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材料 集体经济 做法 经验